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臺灣竹枝詞是一種文類...引自《維基百科》

臺灣竹枝詞是一種文類。形式上為七言體的韻文,內容上則以歌詠臺灣的地方風光、習俗為主。目前最早的臺灣竹枝詞出現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

◎發展與衍變
臺灣的
竹枝詞淵源於中國唐代劉禹錫白居易的文人竹枝詞,元末楊維楨西湖竹枝詞之唱和,一時之間相從者不下百家,竹枝詞遂逐漸形成歌詠地方風光、習俗的文類。

清代結合時代文化特色,出現大型的連章竹枝詞、大量的詩加自注,創作客觀的筆調,使得竹枝詞原本詼諧趣味的特殊風貌,更與地方風土詩的采風觀念及方志編纂的風氣,結下了不解之緣。臺灣竹枝詞承此遺緒,在竹枝詞的發展上另外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裨海紀遊》內的〈臺灣竹枝詞〉、〈土番竹枝詞〉是臺灣首見的竹枝詞,……1957年,賴尚益的《悶紅墨屑》本有千首,出版時刪成842首,這是臺灣有史以來竹枝詞數量最多的個人別集,也超過中國任何個人創作竹枝詞的數量,他透過該書記述明清、日治時代及戰後的臺灣歷史文化。

從名稱上來看,有的作品直接註明是竹枝詞者較無爭議,也有的作品雖然未註明是竹枝詞之作,但可能在自序或他人的評論中稱為竹枝詞,
孫元衡的〈過他裏霧〉或賴尚益的《悶紅墨屑》即是其例。

一些風格相似的七言四句采風詩,在某些評論者的觀念裏,也得以被加入竹枝詞之列,甚至是一些形式並非七言四句的風土詩也有人將之視為竹枝體,甚而直接以竹枝詞稱之,也有一些與風土詩無關,但是因為與部分竹枝詞在格律上都屬於寬鬆的七言四句拗體絕句,因此也都得以視同竹枝詞,於是,竹枝詞文類概念不斷擴大,但這類竹枝詞也可能引起認定上的爭議。

就形式
格律而言,竹枝詞系七言絕句的一種,不過,就文類的“本色”來看,竹枝詞詩句不忌俚俗,詼諧趣味的特殊風貌在一般七言絕句較為少見,成為竹枝詞與七言絕句內涵最大的差異;臺灣竹枝詞發展史曾出現史齡的〈台南竹枝詞〉系採用五言絕句體,這僅是竹枝詞的創作特例,並未成為風潮。

清代臺灣流寓者所創作的竹枝詞詩加自注的數量,較在中國創作的竹枝詞及本土人士在臺灣創作竹枝詞都有顯著的增加,這是因為臺灣這個新開闢地區,許多風土特異於對岸,為有效傳達風土之異,故流寓者創作竹枝詞時,就有需要增加自注的數量及內容,如此才足以傳達風土的特色,這種現象與描述中國西北、西南等區域時,也出現類似的風格。

但是,
五四之後臺灣竹枝詞的自注,不論是流寓者或是本土之士都有明顯的減少,這與竹枝詞文類觀念的轉變頗有關係,新興的白話文也能達到記述地方民俗的效果,不一定須要以竹枝詞輔以自注的方式來記錄地方民俗,因此,日治時代之後的臺灣竹枝詞詩加自注的數量相對較清代來得少。

梁啟超有二首〈臺灣竹枝詞〉四句都押韻,而且不別四聲,這種押韻在民歌之中十分普遍,但在七言絕句及竹枝詞均十分罕見,這跟他的〈臺灣竹枝詞〉系改編自民歌應當有直接的關係。

當代評論者常誤認俚俗的竹枝詞之格律較一般古典詩寬鬆,不過,閱讀清代臺灣竹枝詞的平仄、韻腳、對仗、句型等外在形式,少部分的作品雖然存在拗體的現象,但是大部分的竹枝詞與七言絕句的外在形式仍然很接近,這與宋代以來詩學格律的嚴密性頗有相關,因此臺灣竹枝詞雖較唐代竹枝詞俚俗,但是拗體的現象反而較少。

五四以前的評論者都認為竹枝詞與七言絕句自有分別,他們辨體的標準除了看文類的外在形式之外,竹枝詞
文體的“本色”觀念是主要的取捨依據。在評價上,有些評論者對俚俗的竹枝詞頗有不登大雅的批評,不過,由於竹枝詞的采風特色與《詩經》采風及比興的觀念很相近,因此,擁護者總是忘不了闡述竹枝詞與《詩經》“神聖性”相近的地方,連雅堂的〈詩薈餘墨〉論竹枝詞就是採取這種觀點。

但是,歷經五四
白話運動新觀念的洗禮,有許多評論者則逆其道而行,改為強調竹枝詞“俚俗”的優點,同時放寬竹枝詞文體的標準,改以有形的外在形式做為文類的規範,因而主張竹枝詞即是七言絕句的一種,黃純青的〈談“竹枝”〉即採取這種觀點。

引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F%B0%E7%81%A3%E7%AB%B9%E6%9E%9D%E8%A9%9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